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天天百事通!乡约福建:“袖珍型”村落 畲族风情浓

发布时间:2023-04-23 19:45: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泉州4月23日电 (黄瑶瑛)欢快的竹竿舞、深情的山歌对唱、传统婚礼表演……日前,2023年泉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码头独具畲族特色的铺前村土楼广场举行,欢庆畲族文化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铺前村是南安市特有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现有人口800多人,是一座“袖珍型”村落。该村充分利用本村特有的畲族文化底蕴,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特色创建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绿盈乡村,泉州市首批“乡村记忆文化”示范村、乡村振兴试点村,南安市“和谐村”、南安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家风家训教育基地等。

铺前村中,景观步道在田园间延伸。 南安市码头镇政府 供图

铺前土楼:展示畲族文化

从村口那洋溢着畲族特色的隘门,再到彩砖和碎石相间铺成的景观步道,畲族元素在铺前村里随处可见。

铺前土楼坐落于山水环绕之处,背倚青山,岿然挺立。它以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宏伟的规模及精巧的造型闻名,经历近300年风风雨雨,仍美观而坚固。

“铺前土楼是聚居于此的畲族雷氏先祖雷大经建造的,建于清乾隆年间。”码头镇畲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雷志强说。

土楼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底楼墙体全为石砌,表层为花岗岩板材砌筑、严丝合缝,里层乱石砌筑、厚实坚固,墙体厚度约185厘米。土楼大门在南面,左右两侧各开一侧门。大门匾额镌刻“石门诒燕”四个大字。

据雷志强介绍,“石门”有两层含义,一是铺前雷姓从附近石门村迁来,表示不忘祖;二是土楼本为用石头砌成的一座宅门。而“诒燕”是出自“贻厥孙谋,以燕翼子”的典故,意思是为子孙的将来善作安排。

推开大门,走进土楼,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和浓郁的畲族风情扑面而来。整座土楼格局保存完好,窗户及走廊上的精美雕刻引人注目,尽管有些斑驳朽化,仍能看出土楼当年的辉煌。

土楼分上下两层,前后两落,有大厅、“石埕深井”,每层20间,共40间。与大部分古建筑一样,土楼建筑结构也受到风雨和白蚁侵蚀。

2015年,为了保护历史建筑,传承畲族特色文化,码头镇畲族文化研究会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土楼进行修缮,并进一步把土楼打造成一个具有畲族特色的“泉州畲族文化展馆”。

铺前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宏伟的规模及精巧的造型闻名。 南安市码头镇政府 供图

泉州畲族文化展馆收集了100多件从明代到现代的展品,包括畲族服装、日用品、床、水车等。其一楼农耕文化展馆展示的主要是畲族乡间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呈现畲族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风俗文化。一楼天井中间还有一口古井,六角形,井水离井口很浅,约2米,作为生活起居的饮水之源,现依旧在使用。

走上二楼,前厅放置一对可供参观者拍照打卡的畲族服饰模特,展柜中则收藏有历代族谱、契约文书、志传铭文、器皿物件等。

“二楼展示的主要内容为畲族渊源及其分布、泉州市15个畲族村简介、历史资料及实物、畲族服饰与风情等。”雷志强说,二楼还设有华侨与畲乡教育展厅,介绍了畲族华侨简史和有杰出贡献的侨亲,从不同角度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风貌。

畲族村寨:田园风光美

在铺前村“党建+”邻里广场上,正在举办的摄影美术展见证了畲族村30年来的巨大变迁。

近年来,铺前村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对全村进行全面规划设计,以土楼为中心,利用周边景观布局,辅以休闲栈道、自由采摘园、畲族特色廊桥、凉亭以及乡村田园风光等,勾勒出一幅乡村旅游的发展蓝图,全力打造畲族文化特色村寨,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

据介绍,码头镇以铺前土楼为主阵地,串点成线打造集宣传、教育、文娱于一体的“党建+”邻里中心畲族文化综合体,建设了特色山寨门1座、凉亭4座、30米廊桥1座,修建铺前幼儿园至楼仔榕树下水沟及水沟一侧1.5米宽休闲栈道860米。

休闲栈道不足一公里,却设有音响、彩灯等,且沿线修建了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木制长廊以及池塘,池塘蓄水并放养观赏鱼。栈道吸引村民于此漫步休憩,也吸引很多外村人来打卡拍照,成为铺前村的重要休闲场所。(完)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