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

跨界跨项选材 中国冰雪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2-02-16 11:48:11 来源:北京青年报

2月14日,北京冬奥会举行了女子单人雪车的决赛。这是女子单人雪车项目首次成功在冬奥会赛场亮相。中国雪车队两名选手怀明明和应清都杀入最后的决赛轮,并以第6名和第9名顺利完赛,为中国雪车书写新纪录。

北京冬奥会赛程过半,中国健儿在多个冷门项目或是新开展的项目中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完成全项目参赛任务过程中,跨界跨项选材为中国冰雪运动实现全面参赛提供了强大助力,为中国赢得冰雪运动的入场券,也在改变着中国冰雪运动的版图。

雪车两女将都是田径跨项

女子单人雪车项目为北京冬奥会新增小项。在这一项目中,中国军团通过跨项选材培养,实现了冬奥完赛的目标。在女子单人雪车项目,呈现了南方和北方运动员齐头并进的态势。

应清1997年出生在上海,2011年就被上海田径队选中,师从著名跨栏选手刘翔的教练孙海平主攻百米跨栏。从这点上,应清算是刘翔的师妹。2015年是应清练习跨栏项目的第四个年头,当时担任应清跨栏教练的曹靖,鼓励应清迎接挑战转战雪车。田径打下的基础也让应清对雪车迅速适应,脱颖而出。同年冬天,应清在沈阳体育学院的试训中表现出色。

转战雪车项目仅仅两年,应清就获得了2016-2017赛季德国雪车世锦赛资格并闯入决赛。之后应清再度做出决定,开始兼项单人车。

怀明明1995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在专业练习田径后,怀明明在陕西注册,并考上北京体育大学。这也给她接下来转项冰雪运动埋下伏笔。

在雪车项目上,陕西整体水平比较高。陕西有秦岭四季滑雪馆出发训练道,还有专门的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怀明明在转项后,凭借先天的身体优势,和田径训练带来的爆发力特点,在雪车赛事上崭露头角。国内外组织的各类雪车比赛就成了怀明明的最佳“练兵场”。“自己闷头练进步得慢。我很珍惜每一次参加比赛的机会,都会全力以赴去拼。”怀明明说。本赛季她在世界杯分站赛最好成绩都是第4名,一度创造了我国在世界杯分站赛女子单人雪车和双人雪车的最好成绩。

跨项选材助力参赛项目创新高

相比中国在本届冬奥会的参赛项目,1980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冬奥会,仅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参赛运动员仅有28人;2015年申奥成功之时,在如今的109个冬奥会小项中,中国当时约有1/3尚未开展。

四年前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共有82名运动员参加了5个大项、12个分项,共计55个小项的比赛。从2015年到现在,中国在冬奥会参赛方面不断刷新高度。这其中,跨界跨项选材方案功不可没。通过跨项选拔人才,中国得以在各项运动中投入力量,补足短板,扩展冰雪版图。

我国冬季运动的格局中,长期呈现“冰强雪弱”的态势。优势项目大多集中在冰上运动,雪上项目仅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取得奖牌突破。要想提高冰雪运动竞争力,推动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目标,就必须跨界跨项选材,来发现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017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始实施备战2022年冬奥会跨界跨项选材工作。2018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公布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参赛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全面参赛、全面突破、全面带动”的目标。

从冬奥首金到举办冬季奥运会,中国冰雪运动一直在进行跨越式的发展。跨界跨项选材的方式使得项目之间优势互补,为中国冰雪的全项目发展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北京冬奥多个冷门项目发力

随着中国在多个冬奥冷门项目发力,北京冬奥周期的四年间,众多来自赛艇、田径、武术、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走上“冰天雪地”。在转项之前,有人甚至从未见过雪。在跨项训练过程中,他们也迎来了改变人生的机会。

出生于2001年的宋祺武来自四川,曾是不错的田径跨栏选手,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接触跳台滑雪,也开启了自己另一段人生。在跳台滑雪这个新领域,宋祺武的腿部爆发力是他的优势,但能不能从百米跳台一跃而下,还要过心理关。宋祺武从4米跳台开始锻炼胆量,一度吓到不敢动弹。但随着突破心理关口,他反而喜欢上了这种飞翔的感觉。此后他通过涞源基地的风洞实验室解决助滑、起跳、飞行等技术问题,他和队友通过短短两年半的训练就具备了踏上国际赛场的能力。

本次中国冬奥代表团的旗手、19岁的赵丹,是中国钢架雪车队年龄最小的选手。4年前赵丹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田径队练跳远。在以跨界跨项选材方式加入中国钢架雪车队后,赵丹通过科学训练,很快爱上这项“勇敢者的运动”。在本届冬奥会上,赵丹在女子钢架雪车决赛中,以第9名完赛,实现冬奥出彩的目标。

中国武术人也随着跨界跨项政策,登上冬奥会赛场。在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项目,河南选手冉鸿运就曾在河南郑州登封市塔沟武校练过6年武术。在2018年经跨界选材加入国家滑雪集训队后,这位“功夫少女”成功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2月17日,她将在北京冬奥会赛场大展拳脚。

本组文/本报记者 褚鹏 统筹/汪浩舟

发展

为冰雪后备人才储备“火种”

需要看到的是,中国冰雪军团虽然在本届冬奥会实现了全部分项参赛的目标,整体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每个运动员在各自项目的每一次进步汇聚起来,都会让中国冰雪运动产生质的突破。

在冬奥筹办过程中,冰雪运动不断“南展西扩东进”,实现了冰雪项目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冰雪运动版图的大幅拓展。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倪会忠介绍,此次参赛的177名运动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覆盖区域北至黑龙江省,南抵广东省,东临上海市,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约有1/5的运动员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材从事冰雪项目专业训练的,雪上项目更是有近一半为跨界跨项选材运动员,彻底改变了冰雪项目仅仅依靠个别省份输送的情况。

自我国冰雪运动项目跨界选材实施以来,我国大部分冰雪运动项目组建青少年国家集训队以及国家集训队,不仅仅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为之后的国际大赛储备更多的冰雪项目后备人才。以北京为例,2017年北京市体育局第一次组织青少年冰雪项目业余培训,报名的只有70多人。到2020年夏,北京全市注册在案的小运动员人数已经达到7565名,短短3年扩大100倍,区级运动队达到126支。跨界跨项选材不仅为中国冰雪项目储备了更多的后备人才,更帮助我国从夏奥体育强国向夏冬奥体育大国转变。

“这些运动员就是‘火种’,他们将成为各省区市参加全运会的基础力量,成为未来的教练员、管理者,并且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冰雪运动。”倪会忠说,“此外,在北京冬奥会的国内技术官员当中,有大量参加过前期冰雪训练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他们也都是‘火种’。这些人将使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基础更加深厚,让冰雪运动的参与面更加扩大。”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